新闻资讯

news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5个省,7大 “5G+智能电网” 落地应用案例!

5个省,7大 “5G+智能电网” 落地应用案例!

发布时间:2021-12-29作者来源:金航标浏览:1275

  5G+智能电网正在如荼如火地发展着。

  2020年3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

  《通知》提出了七项2020年5G创新应用,涉及智慧医疗、互联网+、智能电网、车联网、智慧教育、智慧港口、超高清制播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其中,在面向智能电网的5G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方面,将基于5G新型网络架构及智能电网场景,开展5G端到端网络切片及资源调度系统研发,研发网络关键设备和原型系统,提供融合5G技术的智能电网整体解决方案。

  
那么,“5G+智能电网”具体有哪些应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5G+智能电网在南方电网的应用

  5G+AI 为电网提供了安全灵活的智能虚拟专网服务,极大的助力了南方电网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在配电场景,通过5G高精度授时和低时延,实现配网差动保护,降低建网成本50%;在输变电场景,通过5G+AI实现智能巡检,工作效率提升80倍。通过端到端切片技术和芯片加密技术, 保障了电网业务的安全隔离。



  目前应用已经在广州深圳小规模商用,并将在2021年广泛推广至南网五省,规模千万级以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50亿元以上。未来,将进一步将5G推广至用电等其他综合环节,应用到千万乃至亿级电力终端,有效降低停电时长,全面提升供电效率,降低人民用电成本,避免社会经济损失、节省电网运营成本。

  国网5G+北斗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

  日前,国网首套基于5G+北斗无人机电力线路巡检系统在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完成研发、联调和试飞工作,标志着5G、北斗等新技术在电网又一项重要应用落地。

  近年来为了减轻输电线路巡检工作强度,无人机巡线作业模式开始大规模推广。随着这种模式的逐渐推行,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一是飞行“操作难”。巡检人员想要拍清楚细节,需要对杆塔、线路近距离拍摄,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坠机或触碰线路造成事故,影响飞行巡检的安全和质量。

  二是数据“回传难”。无人机巡检拍摄的图像默认是存储存储卡上,需要完成飞行任务后,取出存储卡,导入到电脑中分析处理。图像不能实时回传,严重制约缺陷发现的及时性。而如果通过公网传输存在电力信息泄露的风险,数据安全传输的通道亟待解决;图像“分析难”。无人机拍摄的巡检图片,需要由人工分类,再逐张放大检查缺陷,标注和命名,这一系列图片分析处理流程,占据了大量时间,制约着无人机巡检综合效率的提升。

  针对上述问题,国网青岛供电公司融合5G切片网络、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挖掘图像缺陷智能分析潜力,拓展“5G+”、“北斗+”工业互联网应用,形成无人机自主巡检、图像实时5G传输、缺陷智能识别、数据自动分析等一整套智能巡检方案,大幅提升线路巡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促进北斗、5G等技术电网的应用。

  国网江苏电力打造“5G+电力”共赢新生态

  2021年3月4日,江苏[敏感词]“5G+智能充电桩”在扬州高邮市序贤路快充站投入运营。该充电桩集汽车充电、5G微站、智慧照明、视频监控等功能为一体,实现一桩多用,有效节约土地资源,降低建设成本,助力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此次在充电桩上建设5G微站,是国网江苏电力助力5G网络建设的又一实践。“原本建设一座5G微站平均需要投资超过10万元,而在智能充电桩上建设5G微站仅需投入2.9万元,比原先节约投资约70%,而且不另外占用土地资源。”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科技互联网部主任于翔介绍,推广建设这种占地小、功能多、投资低的智能充电桩,能够在服务公众、市政的同时,快速创造共享收益价值,也将进一步带动互联网新兴业务的发展。

  

  “目前,我们逐步在已经建成的充电桩上改造'5G+智能充电桩',下一步,将配合市政规划,结合新的充电站建设,在全省全面推广此类'5G+智能充电桩'。”国网江苏电力互联网部商务拓展处赵越介绍。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将逐步扩大站址、管沟、光缆等基础资源共享规模,从传统的物理资源共享向互联网业务拓展,持续发挥电网平台枢纽和连接作用,构建共享共治的能源生态圈。

  河北联通与河北电力打造“5G+电力”示范工程

  2020年10月20日,河北联通与国网河北电力公司联合攻关的“基于5G SA网络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示范工程”通过专家组验收,标志着国内[敏感词]基于独立组网架构的“5G+边缘计算”电力保护示范工程正式投运。

  依托5G+MEC网络超低时延特性,该工程在雄安新区打造了配电网电力装备无线化、数字化升级的“样板间”,实现了新能源、移动性负荷的“即插即用”和故障停电的高速自动恢复,核心技术国际领先,数项应用业内首创,是两家央企“强强联合”,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战略的标杆项目。

  国网河北电力应用“5G+人工智能”智慧视频监控系统

  2020年9月,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创新应用“5G+人工智能”智慧视频监控系统正式上线。一个多月以来,依靠该系统,国网河北电力实现全景、实时监控33家供电营业厅、20座充电站、3条日检定量约2万只智能电表的计量流水线和储存量达120万只的智能电表表库,提升供电服务等方面工作质效,客户服务类投诉率显著下降。

  “5G+人工智能”智慧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梳理、整合供电营业厅、充电站、营销作业现场、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及智能立库等业务场景的监控,实现对营业场所人员排队、作业现场人员未戴安全帽、非新能源汽车占用充电位等46类异常事项自动捕获、智能识别,并形成即时告警处置闭环管控。该系统同步开放省市县三级操作权限,可根据职责界面开展一体化梯级监控,确保发现异常事项及时处理,增强营销服务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

  智能变电站巡检机器人:7×24小时高频率巡检 1小时干完3天活

  鹏城变电站是深圳供电局“5G+智能电网”生态圈中的一个5G集中应用示范点。该项目在深圳市“点亮深圳,5G智慧之城发布会”上获5G智慧样板项目授牌。

  据了解鹏城变电站日常负载约占深圳电网的20%,是滇西北直流工程落地后将电能送至深圳的重要枢纽变电站,以往大量的设备巡视、操作等工作都需人工现场完成,工作负担较为沉重。

  在鹏城变电站,一个小机器人正眨着电子眼,认真地扫描着电站里的每一颗螺丝,把数据即使传输回控制室终端。刚完成改造不久的500千伏鹏城变电站是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的新一代5G智能变电站,这种巡检机器人就是变电站里的机械卫士。

  

  而如今在5G赋能之下,工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轻轻一点,变电站内的巡检机器人瞬间就自如地工作起来。只见它沿着设定的轨迹缓缓前进,头部摄像头不时转动,对设备上的开关、压板、指示灯、仪表等进行识别和读数,高清视频图像信息就回传至指挥中心,所需时间低至1毫秒,快到“无感”,电网设备巡检效率得以提升270%。

  “5G+特高压”推动电网转型升级

  2020年6月2日,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简称“青豫直流”工程)豫南换流变电站建设现场,一台5G智能机器人搭载着VR全息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和4K可见光摄像头,在特定路线上自动巡检,遇到前方障碍物,还可实现超声波自动避障。

  这是5G技术在“青豫直流”工程落点站——豫南换流变电站建设现场的一个应用场景,也是省内首次将5G技术应用于特高压基建现场,充分考虑了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行的需求,将智能基建工地与后期智能换流站同步衔接。

  “青豫直流”工程是我国第一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设的特高压通道。作为“新基建”的重头戏,5G技术在豫南换流变电站的应用,体现了新基建和项目的结合、变电站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结合、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结合,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