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0作者来源:林雪萍浏览:1556
【注:中欧经贸关系引人关注。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下降的背景下,2023年德国企业在中国投资不降反升,达到创纪录的119亿欧元。而2023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达到5.5万亿元。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表现很亮眼:葡萄牙等国家的光伏板绝大多数都来自中国,而中国出口到欧洲的新能源汽车远超其他地区。中欧之间,孕育着哪些机会?
2024年5月4日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栏目,邀请汽车、光伏、家电这三个代表性和相关专家进行了解读。本文进行了整理。】
《对话》栏目主持人:陈伟鸿
对话嘉宾: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尹同跃
海信集团党委书记 董事长 贾少谦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高纪凡
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供应链攻防战》作者 林雪萍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欧盟工作委员会会长 杨拴昌
图:《对话》合影
制造能力挺进欧洲
2024年中国制造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出海潮。在去往墨西哥的飞机上,满眼全是中国的工程师面孔。在越南的工业园区,到处都是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和调研者。而在欧洲,也有同样的潮流汹涌。
出海并非新命题。中国2010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201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这期间中国制造得到了极大的锤炼。家电是中国全球化最充分的一个行业。汽车也是经营多年,这一两年异军突起。而中国光伏最早的成长发源地和福地就是在欧洲,就是在德国和西班牙。
然而这次的出海热,则跟以前的产品出海有着显著的不同。现在更常见的是海外建厂,是产业投资。它刺激了供应链上游的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全面出海的过程。
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表现抢眼。虽然在国内市场略显疲惫,但上汽集团海外市场业绩却表现不俗。2023年上汽集团海外销量达121万辆,其主力品牌为名爵MG,全球年销量超过80万。名爵在欧洲市场异常活跃,单月稳定在2万辆以上销量。名爵已跻身英国、西班牙纯电动汽车市场前两名,仅次于特斯拉。这也使得欧洲成为上汽集团[敏感词]年销量超过20万辆的区域市场。
欧洲市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新面孔。来自安徽的奇瑞汽车,在2023年出口94万辆,排名第二,目前正在深耕欧洲市场,它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新建立的工厂,甚至迎来了西班牙的首相。一个颇有意味的信号是,这个工厂的原址正是日本的日产汽车。两年前,日产关闭了这家工厂,一度导致约2500名工人失业。
欧洲向来是中国光伏的宝地,也是海外第一大市场。光伏组件、逆变器和跟踪支架这光伏三大件,中国在欧洲的企业都占着主要的地位。光伏组件里的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加上晶澳都,逆变器如合肥阳光电源、苏州固德威等都在这里深扎其中。而天合跟踪的跟踪支架,本来就是收购的西班牙品牌。
相对这些令人关注的新能源和光伏,中国的家电早已不动声色地深入到欧洲市场。青岛海信在欧洲布局了5个工厂,在这里雇佣的员工超过1万名。
必修科目
出海,是中国制造需要反复遇到的主旋律,每一次都有新的高度。在过去短短的20年,中国能看见不同的出口样本在演化。2000年左右。中国的走出去基本上是一个外资依附型的。整个的产能的调度,都是围绕着外资的指挥棒去进行。
而在2010年左右,中国制造能力已经得到良好的打磨。此时中国又经历了一个走出去的热潮。这次是“成本驱动型”,中国制造初步消耗了基本的技术要素,从而在成本上追求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
而现在,是一个全面融入全球的新周期。成本的考虑并非唯一的因素。中国要全面而完整地拥抱全球化,许多企业将要真正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公司。这是中国制造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要成为全球化的中国公司而言,现在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而欧洲则是一个具有高度吸引力的全球化舞台。作为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它的法规导向非常明显。任何一个规则,都是从制定法律开始。由于时间反射弧比较长,人们对风险的把控相对可以预测。而美国比较复杂的风险博弈,则要剧烈很多。
中欧市场有着高度的互补性。不仅仅说日用品,对于先进技术的制造产品也有广泛合作空间。这种产品,欧洲在2022年进口的13%是来自中国,而在2000年只有2.5%。
欧盟是中国利用外资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多的技术来源国。这也正是中国向欧盟学习的地方。而现在中国一部分成熟的产品,也到欧洲落地,就可以更好地贴近市场,近距离的提供服务。
企业的发展需要做品牌,到欧洲去实际上是实现中国品牌天花板的突破。如果中国产品在欧洲能被客户所接受,在其他市场也就更容易。
家电已经率先做出了示范。中国生产的电视机占全球市场份额57%,中国的液晶显示屏占全球70%。而全球空调的80%来自于中国,冰箱也超过50%。在欧洲市场,中国生产的空调占比欧洲的82%,冷柜占比80%,而电视和冰箱则占据欧洲的50%。在家电领域,中国企业只要能在国内市场做到领先,基本都可以成为世界企业。
现在这种现象正在开始在汽车领域也有火花出现。有一家欧洲豪华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探讨采用奇瑞的汽车平台,共同开发新车型。
从高端市场的选择来讲,欧洲是一个最有吸引力的选择。无论是品牌商还是消费者的心智都很成熟。向欧洲腹地去做生意,这种逆向而行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挑战。中国市场的成功模式,如何复制到像欧洲这样的发达市场,这还是一个新答卷。在这里,中国的企业能得到全球化能力,能得到最彻底的一个锤炼。
欧洲是一个战略选择,必须攻关的市场。
杂音传来:产能过剩?
欧盟市场,也会听到对中国企业的指责。一个关键词就是“产能过剩”,似乎中国正在把过剩产能转移到欧洲市场。
这种声音表面看上去是来自一些欧盟官员的焦虑。例如在欧盟市场,95%的光伏产品都是中国公司提供。
中国对“产能过剩”这个词应该非常熟悉。上一次对中国“大规模产能过剩”的指责,是在2015年面对中国的钢、铝和水泥。中国作为一个占比全球1/3的制造大国,这种指责“产能过剩”的不悦耳声音,会经常回响,挥之不去。
这次激发的情感,会更加强烈,因为这对欧美的两个基本盘有巨大的触动。第一个就是汽车,这是发达国家传统强项。第二个就是绿色技术,不管是光伏、风机,这代表未来的方向。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声音并非真正来自企业家。很多企业表示,中国光伏对欧洲的能源转型是做出了巨大贡献。像天合光能在欧洲调研企业的时候,总是可以优先得到对方的安排。甚至提前一天约,第二天都能够安排两个小时。这种细节上的体贴,体现了对中国光伏产能的需求。某种意义而言,“产能过剩转移到欧洲”更多来自政府和媒体,而非来自广泛的企业民意。像法国电力、意大利电力,以及西班牙电力这些大的电力公司,和大量的面向终端老百姓的分销商以及终端用户,都对天合光能有着广泛的善意。大量的终端客户甚至会联合起来,反对面向中国光伏产品施加的“增加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很显然,这对终端是不利的,会影响欧洲整个能源转型的进程。
四十年前,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陆陆续续都在中国建厂,从来没有听到过产能过剩转移到中国。而现在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工业振兴能力,在全球化的一体化市场下去建设工厂,也是一个自然的市场行为。
实际上,这是一种资本意志的表现。资本永远向着高回报的地方去流动。中国出现了大量的所谓“高产能”,本身就说明资本在看好这种产能。这种流动方向,也是投资者的选择所决定。
从实际的微观世界来看,产能和需求之间永远处在一个动态平衡当中,无法做到[敏感词]的1:1。有可能是1.2:1,或者是0.8:1,都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规律。2023年中国光伏生产了490吉瓦,市场安装是420多吉瓦,基本上吸收率85%。这可以看成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供求。
在哪里投资,产品销到哪去,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市场的行为。在中国现在投资有更大价值在中国投资,如果说欧盟,假定有更大的对企业家的吸引力,自然而然就会在欧盟建设新的产能。
仅仅是以出口量大,就认定是产能过剩,并非是一种专业的态度。欧洲最骄傲的一个制造业应该是航空。空客2023年生产了750架飞机,实际上欧洲市场只有370架。再跟波音分一下,差不多再减掉一半。实际上,空客飞机的产能是欧洲需求的4倍。而这个四倍,也正是欧洲指责中国的汽车产能是国内需求量的倍数。
“产能过剩”某种意义而言,是一个普通的市场学概念,而非一个引发情绪的道德命题。市场经济在发展阶段,会出现很多现象,也会包括局部过剩的特征,这正是价格过度竞争的一个特征。它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产能出清,很多低效的产能会逐渐从市场上擦除。
这背后更有技术上的改进和企业破产的风险。光伏的产能其实是有巨大的风险,因为这个行业的技术迭代很快。以前还是P型产品的市场,而新一代的N型产品在2023年就已经占到30%。2024年将要占到60%以上。这种产能是完全跟随技术的迭代,而推动市场的进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过时的产品就会被淘汰,某些产能自然就会被出清。
仅仅因为产量大,出口量大,就定性为产能过剩。这是一种全球叙事的偏差。过剩产能的指责,并非是一个市场提法,而更像是政治性口号。这是被认为提取了一个经济发展的片段,然后无限放大的结果。这其实代表了一种很复杂的心态,就是需要中国制造,但是又不希望中国变得更大更强。
中国在倾听这种声音的时候,也要辨别其中的分层。欧盟内部的声音,也并不相同。对中国的电动汽车的调查,德国这么倚重于汽车制造业的国家,并不支持这件事情。而比较支持的,则是来自法国等国家。
这背后是意味着什么?
德国的汽车在中国,依然是非常成功。但像法国的雷诺集团,包含了标致、雪铁龙的斯特兰蒂斯汽车集团,在中国的显示度都很低。竞争力偏低,又不希望中国跑的太快,这才是法国支持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调查的原因。
很显然,这种产能过剩的概念游戏,其实是很难经得起推敲。它是一个全球化叙事的不平等,有一些政治家将其[敏感词]化了。而概念分层很重要。即使在德国,政治家、企业家和不同媒体,也各有不同的角度——这并非都是和谐的和声一片。
这也意味着,中国自己也要建立中国的叙事方式,做更加有效的解读。同时,企业家在欧洲、在斯洛文尼亚、在西班牙的经营活动,可以更多的跟当地媒体接触,跟官员交流,跟老百姓互动,都会加深双方的认识,使得大家对中国制造和中国产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与本地社区的共生
如果去欧洲市场,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尽管奇瑞2023年出口近94万台汽车,令人羡慕,但实际上奇瑞吃苦头摔跟头的时候,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
尽管中国电动汽车的崛起,给德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德国汽车界要冷静得多。从历史看,欧洲汽车并非第一次受到冲击。第一是日本车,挺进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都对日系车的价格和低油耗,感到很紧张。第二波是韩国车,也让欧洲车系感到压力。然而日韩最后都在欧洲扎下根来,市场比例也稳定在20%左右。最终,各方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局面。
现在,轮到中国汽车进入市场。对于德国汽车界而言,这跟以前没有什么不同,竞争只会带来进步。这正是考验中国汽车的最好时机,许多设计理念都要更新。欧洲汽车跟中国的消费也不太一样,因为欧洲更偏爱小车,而中国人则更喜欢大车。因为许多欧洲街道非常狭窄,只有小车才能来去自如,这也需要中国汽车,设计出小级别、小尺寸的更多车来充实这样的市场。
这种考验是全面的。海信在2018年收购的古洛尼,是斯洛文尼亚最大的工业企业。经过海信五年的经营,两个加起来近200百年历史的品牌,都被重新盘活。而且海信投资3亿欧元,不仅扩大了既有冰箱的生产,而且引入了彩色电视机的生产工厂。这种做法赢得了本地的敬意,斯洛文尼亚的总理也向前来调研的海信董事长表达喜悦之情。这位总理还提到的一件事情是,2023年斯洛文尼亚发生了五十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海信第一家站出来捐赠了大量的物资。
在这位总理看来,海信并非一定就是“中国化标签”,而是一个与斯洛文尼亚人民融在一起的一个本土化企业。
这也正是海信在进军欧洲和全球的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local for local”的走向本土化。在当地,遵守法律法规只是一个基本及格线,一个企业能否成为一个社会公民企业,才是真正彻底的本地化。这是中国企业正在进化的方向。
还有很多偏见的绳扣要解开。中国制造曾经以价廉物美走遍世界,但对于中国家电类产品而言,这个时代已经翻篇。欧洲市场是一个调性很高、品质感很强的区域。从装修风格而言,在中国,冰箱、厨电还都是单个产品,而欧洲无论是厨电或者冰箱都是嵌入式。这需要大量的定制需求,来设计嵌入式的超薄产品。产品内部格局也有很大不同,大部分国内的产品,冰箱基本上冷藏室占2/3,冷冻室占1/3。而欧洲大部分国家都一半是冷冻,一半的是冷藏。这种丰富性看上去带来了一种复杂的挑战,但其实这是给优质制造商的一个提升产品能力的绝好机会。海信的家电,以前能卖到500欧元的可能性很少,而现在5000欧元的产品都有市场。高品质产品,成为中国企业的新方向。
古洛尼被海信收购之前,它已经亏损12年。而海信收购了之后,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扭亏为盈。古洛尼所在的城市里面,有1/3的居民都在围绕这个企业工作。企业的扭亏为盈,一下子让当地人信服,来自中国的企业,居然能够做到欧洲做不到的管理。即使工会,在欧洲也没有对海信发起挑战。善待员工的理念,使得很多员工甚至主动出来,反驳工会提出来的诉求。
在欧洲企业,经常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西方管理会比中国管理更有效。实际上中国管理已经吸取西方管理学的许多经验,而且融合了中国的东方思维特点。中国一个又一个品牌的成功,就会逐渐扭转当地人的刻板印象,从而使得中国品牌越发走向高品质的空间。
同样,在创新环境良好的欧洲,技术创新也会赢得尊重。而整个光伏行业的市场格局,则是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较量中确定格局。2010年以前,中国光伏还是追赶者,当时德国的西门子、Q-Cell都是领先的企业。随后十年中国光伏,超越了欧洲和日本的企业,成为全球领军者。
现在光伏进入了一个引领全球的时代,但这正好也是一个跟欧洲合作的机会。许多欧洲政府和企业,都迫切希望引入中国光伏的投资和研究。
风机也是如此。在东欧国家,如果需要购买2兆瓦的新机组,欧洲企业的报价是一台270万欧元。然而在中国,5兆瓦以下的机组基本上已经不生产。现在我国陆地上的风电机组,基本都是5兆瓦到10兆瓦。而这样的机组,在很多欧洲风场,是不可想象的。而实际上,中国海洋上的风电机组,已经达到了18兆瓦一台。
欧洲有46个国家和地区,既有德、英、法这样的发达国家的需求,也有更多相对低水平的需求。如此多的国家地区,其实需要多元化的技术。
反补贴
但要完成全球化的拥抱,也并不容易。与“过剩产能”相伴而行的荆棘,就是“反补贴”的调查。
2023年10月欧盟官方公告当中的声明称“对产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的调查程序”。
2024年的4月,欧盟委员会针对罗马尼亚一个光伏园区的项目招标当中的两个投标方展开了反补贴的调查,其中就涉及到了中国的光伏制造业龙头。
实际上,中国的光伏产业能取得在全球产业和市场的领先地位,关键是靠科技创新。中国光伏产业专利,占了全球的总专利数量的85%。从2010年以来,天合光能首次提出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一个国际标准之后,全球大部分的标准都是由中国企业牵头制定的。而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的世界纪录,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企业创造的。基本上每五年,这种创新就会将整个产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梯度。
然而这种产业提升,吞噬了许多中国的光伏企业。全球光伏的发展,得益于2000年德国第一个出台了可持续能源的《可再生能源法案》。欧洲对于绿色、对于节能的要求,发展比中国早。中国一直是跟在后面吃土。在2010年美国发起的301调查和随后欧盟发起的双反调查,中国光伏有大量企业被淘汰。而2018年中国的531政策,以平衡电价的名义,直接降低入网的光伏价格。一方面限制建厂,一方面取消应用端的补贴。而到了2021年,居民使用光伏的补贴也给取消了。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许多不适应的企业被出局。可以说,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都是一路满脸带着烟火杀出重围的企业。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对于起步的行业,全世界都会有政府补贴,来促进行业的快速进步。当下,美国政府依然宣布对英特尔等这样的企业,动辄就是上百亿美金的补贴。对自己企业补贴,却对外部企业提起“反补贴”的大棒,逻辑很难自洽。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早在2021年已经停止对购买者进行补贴。反倒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依然在这方面补贴得更凶。
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客,对中国制造依靠创新成为精品的事实,还有着一种历史上的偏见。只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变强,第一位原因就会归于额外的政府之手而非创新力量。
系统性视角
既然中国企业国际化正走向深水区,也要有系统性视角看待海外这些国家所采取的措施。以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要被反补贴调查。现在新兴行业的企业,也要遭受这样的调查。
中国在过去,一直非常熟悉这些工具的应用。但是一种新的现象是,不管是欧洲还是美国,它的工具箱里面的工具越来越多了。2024年4月,欧洲开始依照生效的“国际采购文书IPI”的法律文件,对中国的医疗器械是否得到补贴进行调查。它主要调查中国医院是否通过国产替代,以致于把欧洲的品牌排斥在外。
面对这些工具,中国的应对不能像打地鼠一样,见一个应对一个,而是需要建立系统性的应对策略。这是中国制造崛起所需要建立的一个整体应答系统。西方主要采用三个维度来围堵中国制造。第一个贸易关税相关,如反倾销反补贴。第二是限制技术,与出口管制相关。第三个就是投资管制。中国也要系统性构建一个防御之盾牌。
并非所有挑战都是一种威胁。就欧盟设立的碳边境税CBAM而言,尽管会对中国企业带来成本的压力,但从技术角度讲,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2026年开始,所有进入欧盟的产品,都要进行所有环节碳足迹的分析。中国企业应该欢迎这一点,因为这需要绿色能源来完成生产,这恰恰给中国企业打开了绿电生产的大门。
同样,欧盟对农业产品的农药残留物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是促使中国企业的进步。农业农残,欧洲的标准当然是[敏感词]的。中国老百姓也能够享受[敏感词]最绿色产品的保障。
这些对生产方式的进步、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都可以正面看待,也成为中国此次融入全球化的一个关键雄心。
小记
欧洲是全球[敏感词]水平的竞技场,而对中国企业将迎来一段新的全球化篇章。可以看到的是,欧洲的工业大国的政府部门,都在寻求中国的合作,这也是国外的招商引资。而反过来,这也正是中国应该走出去的过程,走向真正的全球化。而在以技术创新赢得竞争对手尊敬的时候,流畅的全球化叙事方式和本地社区化的战略理念,都值得中国企业仔细考量。
免责声明:本文采摘自知识自动化,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金航标及行业观点,只为转载与分享,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