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4作者来源:金航标浏览:1028
早安,在秋深晨微凉的上海问候各位
最近看到几个采用“滴滴打车”模式做维修业务的小程序和App,初衷肯定是把分散的维修需求和分散的维修工链接起来,把低频的业务聚合在平台上。不过,问过一些体验过的用户,评价都不咋地。
这种“滴滴打X”的平台模式,其实没有意识到,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要在瞬间把海量的需求和海量的供应引进到平台上。如果有维修需求发布到平台上,却没有合格的维修工响应,用户就会转而采用其他方式解决问题。如果有海量维修工却长时间没有订单,那么这些注册过的维修工也许都去找工作上班去了。
那些花了很多成本拉到“滴滴打X”平台上的供应方(比如维修工),其能力究竟如何,平台其实根本不知道。碰到有维修需求,派了单出去,可是维修工根本修不好,或者在现场漫天起价,对于平台的信誉都是致命打击。
滴滴打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供应方都有驾照和行驶证,他们的供应能力已经经过权威机构做过认证,并且还会定期审验,滴滴只需要用补贴手段吸引顾客就行了。也就是说,滴滴只需要在一端发力,就能迅速做起来。
而这些“滴滴打X”的平台,却要把两头攒起来,而且还要在“瞬间”靠谱地攒起来,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论道出发点:所谓传统企业,就是从产品出发去找顾客;所谓互联网企业,就是先圈人,再根据这些人的需要提供产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