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4作者来源:金航标浏览:1534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约30分钟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而在太空搭建起由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24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正确方向,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6月,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朝着服务全球的目标全速推进。2020年9月18日,“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科普展暨中国航天成就展在福州举行,图为展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
从1994年立项到2000年完成北斗一号系统建设,从2012年完成北斗二号系统建设,再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26年间,中国北斗人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奏响了一曲大联合、大团结、大协作的交响曲,孕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树起的又一座精神丰碑,是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既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0年5月26日,在河南省邓州市小杨营镇安众村,加装有北斗导航系统的拖拉机在无人驾驶状态下播种。
“永远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从北斗一号系统开始,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是中国北斗的核心价值。原子钟高精度的时间基准技术直接决定着系统导航定位精度。北斗人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原子钟的误差只允许3乘10的负13次方,也就是约100万年才差1秒。上百名科研人员孜孜以求,仅用两年时间就达到了这一目标。不仅如此,现在用在北斗系统上的原子钟,已提升到每300万年才会出现1秒误差的精度,完全满足了我国的定位精度要求和卫星的使用寿命。抱着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突破,不能受制于人的信念,广大科技人员自力更生,攻克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首创全星座星间链路支持自主运行,创造出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的世界导航卫星组网奇迹,展现出矢志自主创新的志气骨气。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中国北斗,导航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发展。”从北斗一号服务我国及周边地区,到北斗二号服务亚太地区,再到北斗三号服务全球,中国北斗始终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相关产品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总用户数超20亿,让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书写着开放融合的生动篇章。
北斗系统按期成功建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也是全体北斗人万众一心,精诚合作、协作奉献的具体体现。北斗系统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运控、星间链路、应用验证等七大系统组成。为了同一个梦想,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2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院士领衔出征,1.4万余家企业、超过50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大家众志成城,共同谱写出“举国上下一盘棋、千军万马大会战”的动人篇章。
2021年5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上,技术人员向嘉宾展示装有北斗导航的无人机。
北斗系统已成为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敏感词]、与人民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北斗系统工程技术卓越、运行服务卓越、工程实施管理卓越,体现了北斗人对“一流的北斗”的不懈追求。有问题就绝不忽视,1纳秒再短也不放过,北斗团队的精益求精、严慎细实,为北斗三号任务的全面成功加了一道“保险杠”。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20纳秒,不断提升的精度,映照着北斗人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
如今,颗颗北斗卫星环绕地球,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新征程上,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砥砺前行、勇攀高峰,不断书写探索浩瀚星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篇章。